自由竞争总有起伏,相比于轮流坐庄的跌宕,更值得关注的,是始终在“牌桌”上掌握主动权的那一位。这或许正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陕西调研时来到法士特,并给出“法士特作为国有企业,产品做得好、品牌影响大,能在完全自由竞争行业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不容易”高度评价的原因。 没有出奇制胜,只有久久为功 中国企业善于出奇制胜,但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奇招能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反观法士特,各项经营指标连续21年名列中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连续18年稳居世界第一,即使市场越来越卷、对手越来越强,法士特依然将“第一”牢牢握在手中。更耐人寻味的是,很难见到这家企业在营销上炫技,也很难从它身上挖出千回百转的商业故事,可它就是能在一场场硬仗中一次次地赢。 在正面战场获胜,法士特走的是久久为功的正道。有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将重型商用车的AMT占有率从2%提升至10%,欧洲用了6年,北美足足用了8年,而在法士特的带动下,中国仅用2年就走完欧美6~8年的路。这只是冰山一角。法士特自主研发生产的AT、AMT、S变速器、液力缓速器、电驱动和混合动力系统等产品,被国内外150多家主机厂的上千种车型选为定点配套产品,出口北美、东北亚、东南亚、东欧、南美、中东等国际市场;此外,法士特液力缓速器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位居行业第一。 款款都能打,是技术过硬;款款都畅销,是全方位过硬,这背后是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服务一起去啃最硬的“骨头”、解最难的问题。所以我们会看到,法士特既能提供先进而成熟的产品,也能提供省钱且省心的体验。依旧以智行AMT为例,它既有世界第一的B10设计寿命和最高传动效率,又有比进口AMT低两三成、几乎与机械变速箱相同的价格,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市场自然会回以热烈的反馈。 方向正确,才是向前 从汽车产业的角度看,零部件属于“配角”,似乎不需要颠覆性的创新。但事实是,当市场的口令成了“向后转”,跑在最前面的那个就成了最后一名,对重资产行业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 不是穷则变,而是富要变,在新旧交替中看准方向,努力才有意义。早在2015年,已坐稳齿轮行业第一的法士特组建新能源团队,开始寻求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这场高瞻远瞩的长途战略奔袭,让法士特取得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时至今日,在技术上已无瓶颈的法士特,已拥有完全自主的新能源产品开发能力。 在法士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旭耀规划的五条发展路径中,新能源归入汽车传动这条路径,可见在其观念中,新能源已经是“基本盘”的重要组成,法士特这个“传统+新能源”的超级合体,不仅在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更通过加速创新,成为变革的重要策源地。 比如,法士特率先提出“混动专用电机”的概念并将之落地,解决了混动产品的低速高油耗问题。再比如,法士特首开商用车零部件行业先河,打造国内商用车首款采用双油冷、扁线电机的电驱桥产品,其续航、重量、功率密度等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全球首创4档高集成式重卡驱动总成,实现高性能新能源专用变速箱与商用车大功率扁线电机完全一体化设计,在能耗、效率、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最快的时代,做最实的事 无论是传统变速箱还是智能化、新能源产品,“驱动”都是刻在法士特骨子里的关键词。它与大多数零部件企业不同,做好整零配合后,还要为更上游赋能。所以,在调研过程中,总理特意询问国产工业母机在法士特的使用情况,其背景是,自控股秦川以来,法士特与秦川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不仅实现资源高效整合,更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其加工能力、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决定零部件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但我国机床行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卡脖子的技术亟待突破,甚至有外国学者宣称,“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针对国内机床行业普遍缺乏验证、迭代改进过程的现状,法士特在与秦川协同的过程中开放资源和技术,为秦川机床提供充分验证、完善提升的试验场。 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是国有企业的应尽之义,也是更高维智慧的体现。此前有报道称,秦川磨齿机砂轮的磨削时间从3分钟降到40秒,且齿廓形状与标准齿形的误差只有1.5微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不知道法士特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哪些具体支持,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试验场”,法士特必然会受益于工业母机性能的提升。充分竞争时代,较量往往就体现在这些“1.5微米”上,牢固的制造业根基,成为法士特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动真碰硬、找对方向、夯实根基,如今的法士特,已不需要用表面上的技巧取胜,而是用内在的价值和能力,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像兵法中所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正的高手无需夸耀和名誉,赢了21年的法士特,就是如此!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
[ 关于我们 ] [ 人才招聘 ] [ 展会合作 ] [ 广告服务 ] [ 友情链接 ] [ 免责声明 ] [ 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