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润鼎杯“赢未来”年轻人喜爱的 商用车和零部件评选系列稿件】 不要只听年轻人说了什么,更要看他把钱花在哪了,尤其是年纪不过二三十岁,却有着四五十年经验的卡车司机。 与自媒体、互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年轻人不同,年轻卡车司机往往出身货运世家,父辈积攒的几十年阅历再加上自己的一路摸索,他们年轻的身体里往往住着位老司机。 出生于1988年的陕西人王鑫就是如此。不到14岁就跟着父亲跑运输,从单桥车到双桥车,从前四后八到半挂牵引,这位典型的“资深年轻人”,在阅车无数后,会为什么样的车掏钱? 跟天天修车说拜拜 上世纪90年代,王鑫的父亲赶上了跑货运的黄金年代,却也赶上了国产卡车质量不如人意的青涩时光。“那时候的卡车总是坏,我父亲挣的钱都用在修车上了,所以他嘱咐我‘买车就要买新车、不能买旧车’,要不然修车频繁太耽误事。”他回忆说。 “老三样”时期的新车,和如今快速迭代的“新车”,显然不是一个概念。2017年,王鑫和朋友合伙购买了一辆上市不久的陕汽X3000燃气车。“选陕汽X3000,一方面是听了父亲的话‘买新车’;另一方面,开车多年,我知道陕汽使用的发动机、变速箱、后桥技术过关,质量可靠。”王鑫告诉记者,除了这些,他还有个小心思,“我家离陕汽厂不到100公里,万一车真有质量问题,去厂里总能找到工程师和配件,不用担心维修问题。” 新车到手后,王鑫踏上了从陕西铜川、榆林到四川成都、宜宾、雅安、泸州等地的煤炭运输生涯,单程1000多公里的漫漫长路,跟王鑫相伴的只有这辆车。“为了省钱,我没雇驾驶员,都是自己一个人跑。正因为是一个人,就怕车坏在路上修车不方便,所以平时对车很爱惜,出车前去服务站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他说,因为保养得好,更因为质量过硬,使用至今,他的车从未坏过、也从未修过,父辈“三天两头修车”的日子在他这里成为历史。 标载不怕 快跑就行 90后正在“奔三”,而生于80末的王鑫已过而立之年,养家糊口是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当年走上货运这行,就是因为“学个驾照就能干”的低门槛和“能养活自己”的可观收入。 “父辈跑车靠的是多拉,而现在都是标载,挣钱就得靠效率。”他说,别看他运输的是煤炭这种看上去时效性不高的货物,但货主不催,钱包在催,“比如跑一趟能挣4000元,如果4天跑完,1天就是1000元;如果跑5天,那一天就只有800元。我的货源比较稳定,只要想跑就一直有货,所以为了多挣钱,就得快点跑。” 为了跑得快,在小伙伴们选择了400马力产品后,王鑫选择了当时陕汽X3000燃气车最大的430马力。“400马力产品上市后几个月,430马力上市,通过询问朋友,我了解到430马力车和400马力的车气耗差不多,但跑起来动力足、更轻松。以后要是再出更大马力的,我肯定还是选最大的那个。”他举例说,同样的线路,大马力车2个小时就到了,小马力车可能3~4个小时才到,这时大马力车已经卸完货准备跑下一趟了,“这就是差距。” 会斤斤计较 也会算总账 有些年轻人,是还完“借呗”还“花呗”的“负翁”,有些年轻人,则是擅长算账的“精算师”。 王鑫显然是后者,否则他也不会选择燃气车。“燃气价格比柴油低得多,虽然屡有波动,不过长远来看还是省钱的。现在我们这里的气价在3-4元/公斤,比柴油省得多。”他表示。 不过,有时省钱与费钱之间隔着一层面纱,非亲身经历则无法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王鑫说,他很后悔买车时没选装液力缓速器,看起来车价便宜了2万左右,但一算总账发现亏了。 “当时还特意咨询了液力缓速器,考虑到成本,放弃了。开了一年后算总账,觉得还是应该把这个加上。”他说,为了下坡时控制车速,要加装水箱并淋水降温,看起来的“小钱”累积成了巨款,“朋友有用过液缓的,说确实好用。我以后再买车,肯定得要这个。”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
[ 关于我们 ] [ 人才招聘 ] [ 展会合作 ] [ 广告服务 ] [ 友情链接 ] [ 免责声明 ] [ 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