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代的公司大体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最为单纯,以生存和赚钱为目的,防风险能力和发展空间都相当有限;第二种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从而有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第三种是平台型公司,提供底层基础,吸引品牌入驻;第四种则为生态型公司,高度灵活、覆盖面广、自我更新。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形成健康的生态? 10月31日-11月1日,第九届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济南召开,42位全球专家围绕内燃机整机可靠性、内燃机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和内燃机可靠性预测与评估三个技术方向分别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将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推进至第九届的潍柴动力,用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回答了什么是生态。 “生态” 大在格局 研究潍柴眼中的“生态”前,我们先来看看它所处的市场。 在客户满意和质量成本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机械制造业产品的可靠性与寿命不断提升,但与丰田、博世等国外一流企业相比仍存在差距。以国产发动机为例,B10寿命基本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大病不犯、小病不断”的问题依旧存在,“三漏”问题、轮系问题、空压机问题等不断,虽不是致命伤,却极大影响出勤率和用户体验。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缺乏系统的可靠性工程思路,二是全供应链的可靠性管控乏力。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横向打通、纵向打透的大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应需而生。 这一吸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等“最强大脑”聚集,构建国内外知名院校、头部企业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深度对话平台的国际盛会由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而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正是潍柴。 潍柴的“生态战略”之远大,由此可见一斑。正如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旭光所言,“可靠性是衡量内燃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决定着产品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和制造业迈向高端的重要进程中,内燃机可靠性及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突破至关重要”。 截至目前,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在发动机热疲劳技术、机械疲劳技术、摩擦磨损技术、密封技术、可靠性预测技术、故障在线诊断技术等涉及内燃机可靠性的关键共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产业思维为内燃机行业生态赋予更高能级。 “生态” 重在链合 生态,是公司背后的公司,技术背后的技术。好的生态,一定是开放、共生且不停成长的——既能让大树下面长出小草,也能让小草长成参天大树,才是生态的价值。对潍柴而言,做大做强不是唯一目的,开放资源和能力、形成生生不息的生态体系才是追求。 成功举办至第九届的内燃机可靠性技术国际研讨会,已成为业界知名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借助这一平台,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内燃机可靠性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合作研究,促进了内燃机行业的链合创新,为推动我国内燃机可靠性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点状合作、树状合作,走向全面的网状合作、网状协同,潍柴在强大自身的同时,也在赋能更多从业者。迄今为止,潍柴与54家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供应商成立了“潍柴动力产品研发共同体”,与41家上游供方企业建立了“潍柴动力应用技术共同体“,开创了与供应商、配套商合作研究的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与供应商的协同创新、精益研发,形成了我国内燃机研发新的联动体系。 WP9H/WP10H就是链合创新的代表。潍柴通过与AVL、博世、皆可博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在设计之初就把可靠性放在第一位,最终实现寿命180万公里/3万小时,树立起了高速重型发动机寿命的最高标准。 再比如潍柴前不久发布的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这是世界内燃机发展的一次历史性革命,标志着中国重型柴油机技术迈向世界一流。这意味着潍柴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为内燃机的节能减排做出了卓越贡献。 坚持走“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链合式创新”道路的潍柴,始终积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走出去大手笔并购是如此,请进来高水平交流亦是如此。致力于打造发动机“生态系统”的潍柴,在心无旁骛攻主业的过程中,引领着我国内燃机可靠性技术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
[ 关于我们 ] [ 人才招聘 ] [ 展会合作 ] [ 广告服务 ] [ 友情链接 ] [ 免责声明 ] [ 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