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到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下称“推荐目录”)中总共约76种车型,以客车居多、专用车(箱式运输车、冷藏车)其次,乘用车仅有2016年发布的上汽荣威950一款。我国燃料电池车型多,但尚没有一款车型驰名国际市场。 作为燃料电池车型上公告最为集中的一年,2018年1-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燃料电池汽车统计数,包含氢气和甲醇两种燃料类型。2018年发布的1-4批,共有12个车型,扣除此12个作废车型后,13个批次共有74款车型为有效目录车型。全部13批上榜的有效74款车型所搭载的燃料电池电堆系统企业有27家。 按照配套车型数量的多少(降序排列),这27家燃料电池电堆系统企业分别是亿华通、广东国鸿、Re-Fire重塑科技、潍柴动力、雄韬氢雄、爱德曼、泰罗斯、众宇动力、广东鸿运氢能、南通百应、江苏清能、上汽集团、明天氢能、上海清能合睿兹、新源动力、弗尔赛、芜湖国氢、东方电气、苏州氢洁、深圳国氢、上海电驱动、安徽易智电、武汉泰歌、江苏兴邦、安徽元隽、浙江氢途、深圳晓龙。 在《配套车型数量排名前10这些燃料电池企业有啥背景?》一文中,详细介绍了亿华通、广东国鸿、Re-Fire重塑科技、潍柴动力、雄韬氢雄、爱德曼、泰罗斯、众宇动力、广东鸿运氢能、南通百应等10家企业背景、产品技术实力,本文将重点介绍江苏清能、上汽集团、明天氢能、上海清能合睿兹、新源动力、弗尔赛、芜湖国氢、东方电气、苏州氢洁、深圳国氢等10家企业,且看下文: 1、江苏清能/上海清能合睿兹 江苏清能成立于2011年,法人顾志军,2011年1月19日,公司前身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2017年7月4日,公司名称变更为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6月11日,江苏清能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公司团队目前以空冷电堆、水冷电堆的研究与开发、MFC系列的研究与升级、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研发和制氢、储氢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研发出的燃料电池电堆有H系列电堆、T系列和XP系列;燃料电池系统主要有MFCmini(100W以下)、MFC(100W-200W)、MFC(1KW以上);RFC-120系列。 安装江苏清能自主研发生产的30KW/40KW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车陆续进入了2018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5万,同比增长51.17%,增长原因在于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完成开始形成销售,以及开始进入海外燃料电池电站领域。 企查查资料显示,江苏清能、上海清能燃料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分别拥有上海清能合睿兹99%、1%股份,三家公司属于关联关系。 2、上汽集团 上汽最早在GL8的平台上开发了第一款燃料电池车,彼时那款车后备箱里基本都是燃料电池。2006年上汽集团成立了燃料电池车事业部。2010年上汽集团几个研发部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合作,有一批燃料电池车推出,并在世博会做了运行。 在整个产业环境和技术能力尚且薄弱的情况下,上汽集团2010-2014年更多是做科技示范,2014年做了全国巡游的活动。2014-2017年上汽集团在工程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一是成本大幅度下降,二是是推动整个商业环境的完善。 通过这些年努力,上汽集团完成了两个燃料系统定型开发,分别是200A、200B,共荣威750、荣威950、大通FCV80和申沃燃料电池客车四款整车。 3、明天氢能 明天氢能成立于2017年,目前公司已建成了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基地,拥有金属双极板电堆制造及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与控制等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产品研发方面,2018年明天氢能已推出30kw、40kw、50kw燃料电池系统并通过国家强检认证,单堆功率达到64kw,2019年将推出单堆80kw和系统60kw的产品,100kw的燃料电池电堆已启动研发,将为乘用车、物流车、重型卡车,叉车等提供系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 由明天氢能投资建设的安徽首座加氢站也即将完工,该站与明天氢能毗邻,其储氢最高压力为45Mpa,拥有1000kg的储氢量,日加注能力可达400kg,建成后将能满足50-80台示范车辆的加氢需求。 此外,明天氢能以衣宝廉院士为核心的院士工作站已顺利落成;与多家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氢燃料客车已上公告;7.5吨卡车试制完成,氢燃料重卡项目已启动;六安301路示范运营公交线路用车获得批准,并且还成功入选获得安徽省“三重一创”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4、新源动力 新源动力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为1.12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200余人,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19007平方米。新源动力是国家燃料电池技术标准制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建单位,现已初步完成产业化布局和15000kW/年的产能建设。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专项——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制课题,完成的各项技术指标国内领先,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在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新源动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涵盖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关键材料、关键部件、整堆系统各个层面,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近400件,其中发明专利达到250余件,包括国际专利10余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新源动力已先后被认定为大连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辽宁省知识产权“兴业强企”试点单位,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13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企查查资料显示,新源动力股东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理工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其旗下有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源动力有限公司,参股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9.38%股份。 5、弗尔赛 弗尔赛成立于2009年,主要负责研发、生产、销售燃料电池和综合能源系统设备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公司拥有一支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军的研发团队,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研发任务,具备充实的自主研发经验。 弗尔赛结合同济大学数十年燃料电池技术开发积淀并自主创新,业务范畴涉足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和分布式能源。截至2018年6月30日,弗尔赛已取得或授权使用的专利104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 弗尔赛的电堆产品核心以碳基双极板为主,具备电堆模块系列化(3KW-120kw)的自主开发能力,寿命实测时间已达5000h。在电堆集成产线方面,公司已实现批量化生产。若以电堆功率为单位,公司30kw的电堆生产线年产能可达6000kw,并已实现堆叠自动化。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上,年产能可达200套。 弗尔赛2018半年度报告显示,在车用领域,与亚星、陕重汽、安凯等合作伙伴开展了燃料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合作,联合开发的车型覆盖客运交通、市政环卫多个应用领域,同时稳步推进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和分布式能源业务领域的业务推广。 6、芜湖国氢 芜湖国氢官网显示,公司是在加拿大Ballard公司和美国氢能研究所二十多位海内外专业团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基础上,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四川大学、芜湖市政府等多家高校及政府单位合作、合资创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公司依托雄厚的技术背景和综合实力,拥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氢、钒基贮氢合金储氢、氢气加注方法、风冷式低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燃料电动车动力总成及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潜心致力于氢能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在国内建立氢能源产业化示范运营基地;产品覆盖氢气制造、加氢站建设运营、公交车、出租车、政府用车的运营、氢能汽车核心部件的制造等。 企查查资料显示,芜湖国氢对外投资有芜湖国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清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氢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芜湖国氢汽车配件贸易有限公司、芜湖国氢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7、东方电气 东方电气官网显示,公司是中央确定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属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总承包企业集团之一,发电设备产量累计超过5.4亿千瓦,已连续15年发电设备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2018年,装载东方电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燃料电池发动机的10辆公交车在成都市正式载客运行,标志着中国第二条、四川省第一条氢燃料电池客车示范线实现商业运行。2018年,10辆客车累计运行里程达25万公里。 这些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由东方电气和蜀都客车联合制造,其中最核心的燃料电池发动机、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由东方电气提供,整车由蜀都客车提供,整车控制策略由双方联合开发。 8、苏州氢洁 苏州氢洁成立于2009年,是上海博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全资子公司。 博氢(Palcan)官网显示,博氢集团于1998年由加拿大籍华人、国际氢能ISO标准委员会成员、“世界氢能30人”之一的沈建跃博士在加拿大创立。2004年,沈博士秉持“绿色能源、绿色地球”的初心将先进的氢能技术带回国,在国内陆续投资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系统集成企业等,成为将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技术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博氢集团致力于燃料电池和氢能源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多年的技术积累下,针对通信基站、国家电网备用电源、移动式电源箱等应用场景研发了一系列产品。2015年推出的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是一种以甲醇为能源载体,通过化学催化重整,生成氢气,将氢气导入燃料电池电堆发电的小型装置。 在上海进博会期间,博氢与东风特汽联合生产的全球首批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物流车举行了新车发布仪式,该车型已获得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已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和《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9、深圳国氢 深圳国氢成立于2016年,在深圳设立了氢燃料电池研究院、氢燃料电池应用开发中心、工程检测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在台湾设立亚太氢能和燃料电池基础技术研发中心。 公司核心技术和产品包含:符合中国市场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MG系列产品(30KW/45KW/60KW);氢燃料电池和系统检测、验证设备以及提供燃料电池各部件工程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燃料电池样车开发,涵盖微面、箱式货车、卡车、通勤车、客运公交、新能源农机、叉车等;公司研发的SFCC-MG30产品是目前国内首家通过IP67和低温冷启动强制认证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并获得多个整车厂商的用户使用报告。 公司已经与多家企业建立战略可持续发展合作,合作伙伴涵盖东风汽车、江铃汽车、陕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五洲龙等国内整车企业。 公司关注和投资氢燃料电池产业生态链,并已投资中电氢枫、国科氢能、中电联投、亚太氢能研发院等相关企业完善氢能源和新能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布局。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
[ 关于我们 ] [ 人才招聘 ] [ 展会合作 ] [ 广告服务 ] [ 友情链接 ] [ 免责声明 ] [ 网站地图 ] |